我是今天通过电视知道在北京有这么一个平台,更知道了在该平台上有那么多爱北京,并为北京的环境奔走与操劳的年轻人。我被片中的年轻人爱北京,爱环境,爱生活的热情所打动。片中的小伙子带着女儿为寻找与放生北京的原生鱼而四处奔走,也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。
      说到北京的水,北京真正的原生态的水,90后80后乃至70后大都没怎么见过,更别说享受过了。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我是一个50后{56年}
     我生在城里,57年父母带我举家搬到了西直门外的长河边上(好像是西起运河经紫竹苑白石桥高梁桥至后海这一段叫长河)。一住就是60年。每每回忆起那一段快乐的童年,充斥的是满满的幸福与欢乐。家,到长河边上,也就100多米。出了家门儿没几步是生产队的菜地,再往前就是大片的稻田。稻田一直延伸到河边。小孩子是不走正道儿的,我们都是顺着浇稻的水渠,淌着清水一路嬉戏的。那时的长河,河水清澈,1—2米深的河水一见到底。小的时候还不会钓鱼,我们就用罐头瓶或筛子做个网,用绳儿栓好,放块烙饼大骨头棒子或窝头之类的,下到水里。我们就在边上看着鱼进没进去。水真是太清了,两米的水,若有个钢镚都能分出是一分还是贰分,比现在的游泳池水质不在话下。  那时捞上来的鱼都不大,也就一寸多长,通体白色,但却泛着蓝与红色,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。我们叫它火炼片儿。这可能就是电视片中的主人翁为之着迷的北京土著邻居。偶尔也会捞到半扎多长的大清虾。钢铁研究院有很多南方人,他们拿一根竹稍在河边东杵杵西探探,一会就噗楞楞上来一条黄鳝。但北京人不善此道。

     我小的时候,长河两岸还有不少古柳。直径都在1米左右,粗壮而沧桑,枝条低垂于水面之上。据说都是清朝所栽。有时会看到有美院的学生,三两成群的坐在河边写生。我们也会凑过去看看,有油画也有素描,感觉很美。古色的木桥,若隐若现的红墙五塔。偶尔也会有摇桨划船的小舟架着鱼鹰在河上捕鱼。如今的古柳已没有几科了。90年代初,由于要通航取直并拓宽了河道,老树基本都伐了。再想看的话,还有,紫竹院公园还有几棵。(见图片)
     说起这条河,真是说不尽道不完。白天的蝉鸣,晚上的蛙叫。每到暑假,这条河就是我们天堂,上树掏鸟儿,下河摸鱼,招蜻蜓,钓蛤蟆,脱光了站在桥上跳冰棍儿。运气不好的被家长拎回去暴揍也有之。痛并快乐着,那终是一段抹不去的完整童年。而如今这些都没有了,到处是人,到处是钢筋水泥,包括这条河也用水泥“保护”了起来。水草没了,自洁的功能没了。好在政府也意识到弊端。在以后的河道工程做了很大改观,如转河(高粱桥以东)护城河等。社会在发展,国家在强大,观念在改变,绿水青山会来的,即使我们看不到,我们的子孙一定会看到。


IMG_0593.JPG